10月4日,據中國臺灣《經濟日報》報道,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將于第4季度持續漲價。報道稱,兩大龍頭晶圓生產商臺積電、聯電本季產能持續吃緊。
臺積電先前傳出根據不同客戶陸續漲價,部分已在8月下旬起陸續適用新價格,也有一些客戶從10月起開始采用調高后報價。其中,成熟制程調漲15%至20%,先進制程調漲10%。聯電本季也將啟動第四波漲價,11月平均漲10%,部分制程漲幅上看15%。
報道還表示,晶片方面,電源管理IC、驅動IC需求仍處于高價格區間,部分品項也傳出正與客戶協商再漲價。有業內人士預計,電源管理IC有可能一直缺貨到明年下半年,導致硅力-KY、聯詠等相關企業在二級市場被持續看好。
9月中旬,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(SEMI)公布的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指出,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連三年創新高,全球正在見證半導體產業有史以來的罕見漲價紀錄。報告預計,在全球數字化轉型與新興科技崛起趨勢的驅動下,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半導體設備投資總額將達到創高的近1000億美元,以滿足市場對于電子產品不斷提升的需求。
報告稱,面對晶圓代工報價持續上漲,IC設計廠也展開應對之策。一家IC設計廠透露,上半年晶片產品報價調漲,主要因為晶圓代工廠與封測兩端的成本提高。而從下半年以來,陸續已有晶圓代工廠調升報價,但若客戶對于晶片的需求過于緊急,只能再次適當調整價格。
至于第四季度晶片的價格漲幅,有IC設計業者坦言,還在與客戶商量中。以在臺積電投片為例,相關報價將調漲20%。IC設計廠正在考慮,接下來究竟是將全品類價格都進行上調,還是只針對在臺積電投片的產品進行調整。
中國臺灣電源管理IC廠包括硅力、茂達、致新、類比科、通嘉、虹冠電等。